新能源車動力電池,作為新能源汽車中的核心零部件,占到汽車總成本的40%-60%,對于贏利尚難的車企,仿佛是一個繞不過的“坎”。
日前,有消息傳出小鵬汽車也要自研電池。11月28日,甚至有國內媒體報道稱,小鵬汽車計劃自研電池,前寶馬高級工程師仲亮已加盟負責相關業務,并組建一百人左右的電池研發團隊,自研電池初步落地期限為5年左右。針對該消息,小鵬汽車隨后回應表示:“沒有電池自研相關計劃。公司目前堅定聚焦汽車主業,控制成本并提高運營效率”。
看來,對小鵬而言,控制成本才是眼前最重要的工作。否則,如何面對持續虧損?
第三季度財報:凈虧損23.8億
11月30日,小鵬汽車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。第三季度,小鵬汽車的總營收為68.2億元,同比上升19.3%,環比下降8.2%;毛利率為13.5%,同比減少0.9%。另外,小鵬汽車第三季度的凈虧損為23.8億元,環比第二季度的虧損的27億元收窄11.9%,同比去年第三季度虧損的15.9億元擴大49.7%。
其中,小鵬汽車在車輛方面的銷售收入為 62.4 億元,同比增長14.3%,環比下降10.1%;毛利 7.3 億元,毛利率環比提高 2.6% 至 11.6%。
小鵬汽車第三季度的交付量達 29,570 輛,同比增長15.2%,環比下降14.1%。小鵬預計第四季度車輛交付量為20,000-21,000輛,同比減少49.7%-52.1%,環比減少29.0-32.4%。
此外,預計第四季度的營收總額為48-51億元。根據業績會披露的數據,因為受限于G9產線的爬坡速度,小鵬汽車11月總交付量將在5800輛以上,并預計12月的總交付量可以恢復至萬輛左右。
本次業績會中,小鵬汽車 CEO 何小鵬對組織架構調整進行了較具體的披露:目前,正在重組品牌和營銷團隊,期望新的品牌和營銷團隊可以抓住消費者需求,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口碑影響力。
做出此改變,或與G9帶給小鵬汽車的影響脫不了干系。本以為被何小鵬評價為“沒有短板”的小鵬G9會是小鵬汽車的救命稻草。沒想到的是,卻加速暴露出小鵬汽車不僅在消費市場遇冷,而且在組織結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。于是,小鵬汽車在10月21日發布全員郵件,宣布成立了五大委員會,以及三個產品矩陣組織。
動力電池是繞不過的“坎”?
今年7月,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四川宜賓舉行。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大會上曾表示,由于動力電池占整車成本的40%—60%,且還在不斷上漲,目前除特斯拉和比亞迪外的新能源整車廠都是虧損的,笑稱公司是在為寧德時代打工。
雖是笑稱,卻也不難看出個中無奈。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,表現出持續的高增長態勢,拉動上游原材料金屬需求,使其不斷增長。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上,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因其在原材料市場的第一性話語權,因此掌握著電動汽車的命脈。對主機廠來說,保障供應鏈安全尤為重要。
為了改變被動的局面,越來越多的整車企業正在逐漸深入動力電池領域。10月份,小鵬汽車剛為小鵬科技公司增資100億元。近日,小鵬汽車又注資50億元成立新公司,而新公司將主要經營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、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、電池制造、電池零配件生產以及電機制造等項目;從經營的范圍不難看出,小鵬新公司不僅要繼續加注在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,還是要積極拓展電池業務。
無獨有偶,今年5月底,蔚來也被曝在上海成立電池研發基地,研發項目包括從事鋰離子電芯和電池包研發的31個研發實驗室,以及1條鋰離子電芯試制線和1條電池包pack線。
對蔚來來說,這遠遠不夠。10月,蔚來繼續投資20億人民幣注冊了電池科技(安徽)有限公司,創始人李斌親自擔任董事長。該目前蔚來已經組建了超過400人的電池研發團隊,全面建立了電池體系化研發和工業化能力。按照計劃,今后蔚來將實行自造+外采的電池供應模式,自研電池預計2024年下半年量產上車,將搭載到蔚來20-30萬元的新品牌車型上。
此外,廣汽、長城、吉利等廠商早就公布了自制電池規劃。
聲明:《每日商業報道》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